|
——訪湖南科技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院長、市攝影家協(xié)會主席張建利
【人物簡介】張建利,男,瑤族,籍貫河北阜平,中共黨員,F(xiàn)任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,教授。中國攝影家協(xié)會會員,中國電影家協(xié)會新媒體工作委員會理事,湖南省攝影家協(xié)會會員,湖南高校攝影學會常務理事,永州市文聯(lián)委員,永州市攝影家協(xié)會主席。
出版攝影專著一部:《十五萬公里-風光攝影之心路歷程》,作品入選2014第十四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,在《中國攝影報》等權威刊物發(fā)表攝影理論文章十余篇,作品在第十五屆佳能杯亞洲風采攝影大賽、2009麗水甌江行全國攝影大賽等國際國內(nèi)攝影比賽中入選獲獎數(shù)十幅,在《攝影世界》、《大眾攝影》、《藝術教育》等專業(yè)刊物發(fā)表攝影作品十余幅。
中 瑜:張主席,你好!首先祝賀你在前不久的市攝影家協(xié)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主席。
張建利:呵呵,這是全市同道對我的信任,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。
中 瑜:一般說來,行業(yè)協(xié)會尤其是文聯(lián)直屬協(xié)會的主席,身上會有許多神秘光環(huán),讓人艷羨,讓人景仰。你能否在網(wǎng)民面前介紹一下自己?比如,你是什么時候開始學攝影的?
張建利:要追溯我學攝影的時間,可以追溯到大學時代。當時,我在湖南師大美術系讀書,大四時搞畢業(yè)創(chuàng)作,搜尋素材,激發(fā)了我的熱情。以前也愛好,但條件有限。
中 瑜:你的攝影之路是怎么走過來的?
張建利:跟大多數(shù)攝友差不多。我開始是普遍的愛好、狂熱,什么題材都愛拍,風光、靜物、美女、社會,等等。后來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積累,自己對攝影題材及主題有了選擇,很長時間專注于拍風景。
中 瑜:為什么專注于風景?
張建利:主要是自己遇到了瓶頸,感覺難以突破,僅停留在愛好者層面,不能滿足于自己的要求,所以專注于風光。
中 瑜:什么時候開始專注于風光的?
張建利:2007年。我放棄了美女、花卉之類,利用寒暑假寫生機會,全國各地到處跑、拍風景。到了2013年,自己對幾年來的拍攝有了一些體會,就搞了一個個展——“十五W公里”張建利風光攝影作品展,2014年結集出版了《十五萬公里——風光攝影之心路歷程》。
中 瑜:正所謂“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”、“風景在路上”。你為了攝影跑遍全國,行程十五萬公里,真不簡單。那么,你知足嗎?
張建利:拍了幾年的風光,自己對攝影現(xiàn)狀又不滿意了。于是在思考:題材如何去拓展?所以,2013年幾乎都在思考,很少行動。2012—2013年,自己在北京電影學院做訪問學者,買了很多書,看了很多書,跟老師參與了很多活動,對攝影認識有了新的感覺。
中 瑜:什么新感覺?
張建利:攝影不僅是為了美,但攝影更是一種表達工具。跟語言、文字一樣,是為了記錄。要想發(fā)揮其價值與作用,就必須反應作者對社會、對歷史的看法與關注。這兩年,我開始關注社會紀實。
中 瑜:好的社會紀實,往往會產(chǎn)生巨大震撼力。請問,你在紀實方面有什么收獲呢?
張建利:2014年,第十四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作品經(jīng)過歷時三個多月的時間征集,于7月20日結束。經(jīng)過國內(nèi)外知名攝影家、攝影理論家、評論家、策展人等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的嚴格評審,8月10日評審結果出爐,我的專題攝影作品《寒門》入選本次平遙國際攝影大展。你莫小看這個攝影展,它是很有來歷的。平遙國際攝影大展(簡稱 PIP )始創(chuàng)于2001年,在文化部、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山西省委、省政府的支持下,首次創(chuàng)辦的“平遙國際攝影節(jié)”,每年舉行一次,迄今已是第14屆了。它是一個具有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特色的國際攝影展,完全按照國際規(guī)范操作,國內(nèi)與國際接軌、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互動,每屆大展都會有數(shù)百名國內(nèi)外的優(yōu)秀攝影師和攝影機構參展,同時會聚集世界各國各地十多萬攝影愛好者前來觀看展覽及活動。十三年來,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已發(fā)展成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攝影展,同時已經(jīng)成為中國攝影人走向世界的平臺、世界攝影關注的焦點和全世界攝影人向往的文化樂園。
中 瑜:值得祝賀!請問你拍攝專題作品《寒門》,是為了什么?
張建利:旨在探索一種新的攝影表達方式、中國式的攝影表達方式。前階段做過一些嘗試,但沒有深入。自己還想搞一個課題的,因為時間有限,未及兌現(xiàn),本想申報一個基金,但不符合條件。
中 瑜:只要樂在其中就是了。
張建利:對。
中 瑜:風光、美女、靜物都拍了,社會紀實也搞了,有什么感悟呢?
張建利:以前,人們對攝影藝術的發(fā)展有段很精辟的形容:一、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,對原物拷貝;二、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三、看山還是山,看水還是水,但有了自己的感覺。自己感覺還處在第二階段,如何突破、上升到一個更高層次?我想,只有不斷補充自己的學識,加強修養(yǎng)。
中 瑜:你的《寒門》系列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開端,有沒有打算沿著這樣的方式繼續(xù)探索下去?
張建利:我現(xiàn)在打算在題材方面拓展一些生活紀實,但不是表面的拍攝,而是作為一個方向,長期拍攝下去,但還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題材主題!逗T》旨在關注一個生活困難的群體,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,已經(jīng)關注了一年多。
中 瑜:我曾參觀過你的個展,感覺很不錯,很有視覺沖擊力和心靈震撼力。請問,你是如何體現(xiàn)作品的唯美效果的?
張建利:不論風光,還是其他題材的作品,要想感人,最根本就是一個字:情。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情感,通過情感打動人。人物、靜物、花卉、風光、紀實、新聞,莫不如此。搞藝術的,一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,二要通過技術、技巧等手段,來體現(xiàn)唯美。你看很多獲獎攝影作品,不僅體現(xiàn)在畫面的視覺沖擊力,而是一種內(nèi)在的情感。例如,1994年的普利策新聞獎獲獎作品——《饑餓的女孩》,就是南非攝影師凱文·卡特1993年在戰(zhàn)亂的蘇丹拍攝的照片:一個即將餓死的蘇丹女童跪倒在地,艱難地向食品發(fā)放中心爬行,一只兀鷹正在女孩后方不遠處,虎視眈眈,等候獵食這個奄奄一息的女孩。普利策新聞攝影獎評委會對《饑餓的女孩》的評語是:它以顯著的方式表明了人性的傾覆,揭示了整個非洲大陸的絕望。
中 瑜:你搞攝影時,有沒有事先作出什么規(guī)劃?
張建利:當初拍風光,沒有做過系統(tǒng)規(guī)劃,只是喜歡,感覺可以全國各地到處走。拍了多年之后,自己對風光的感受逐漸豐富起來,也就有了心得體會。跑的路程是15萬公里,15萬公里,不僅僅代表物理上的一個數(shù)字,更是一種心理歷程。
中 瑜:作為一個攝影家,你覺得攝影具有哪些價值?
張建利:通過攝影關注社會生活,主要有自己的思想,對社會的理解、對人生的感悟,有密切聯(lián)系。自己看了很多攝影書,也讀過很多攝影獲獎作品、攝影名作,對生活的感悟、領會更深。
攝影的價值在于記錄。文字與攝影都是一種工具,文字可以寫小說、散文、詩歌、通訊,等等,每一種文體的價值都不一樣。攝影有新聞、風光、紀實、靜物,等等,一樣的道理,如何領悟,與自己的視角與修養(yǎng)有關。例如,關注社會生活,有很多作品可以說明攝影的價值與意義。
中 瑜:在你長期的攝影生涯中,有沒有自己的偶像?比如,你特別喜歡哪個攝影家?
張建利:我最佩服美國的攝影家安塞爾·亞當斯。他是美國最著名、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攝影師之一,以攝影作品呈現(xiàn)人跡罕至的自然風光,美國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的象征性人物。他致力于以攝影技藝顯示世界的壯觀之美,“完全擯棄攝影的記錄功能,使攝影成為純的技術運作,用來擔任美感的表達工具”。他的作品以精湛完美的攝影形式,展現(xiàn)動人景觀,以個人觀念詮釋大自然,使人們意識到了自然保護的重要性。所以說,好的攝影作品不但美,而且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。
在中國一些地方,政府雖然意識到了攝影對經(jīng)濟的拉動作用,尤其是風光攝影對旅游經(jīng)濟的拉動作用,但還沒有充分讓人意識到環(huán)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。例如,永州的香零山,很多人拍得很美,事實上,香零山周邊環(huán)境并不好,有很多垃圾。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攝影,讓人們意識到群眾對環(huán)境的疏忽,政府對環(huán)境的保護還缺少規(guī)劃與管理。我覺得,攝影可以在這方面發(fā)揮更大的社會作用。風光,不僅僅可以審美,同樣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。
中 瑜:有道理!在你看來,一個攝影家最重要的是什么?
張建利:這個話題可大可小。最重要的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:一是著力點主要是創(chuàng)造美,讓人們?nèi)罕娦蕾p并產(chǎn)生愉悅;從紀實角度來講,可能展現(xiàn)的不是美,而是貧苦、污染,等等,喚醒人們對環(huán)境對社會的關注。攝影的價值與意義跟攝影家專注的領域有關。中國有一個著名攝影師盧廣,專門關注環(huán)境污染及社會生活,包括重大疾病、妓女等等,在國際上獲了大獎。他的作品表現(xiàn)不是美,而是體現(xiàn)一種歷史責任和社會責任。
中 瑜:你覺得攝影家在關注環(huán)境污染等社會現(xiàn)象時,會不會有損地方政府的形象?
張建利:如果要照顧到地方政府的形象與政績,很多事情就失去了意義。正是通過揭發(fā)陰暗面,引起全社會的關注,才會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并解決相關問題。例如,沙漠里排污,如果沒有新聞記者,沒有媒體的揭露,這個問題就不會得到有效解決。
中 瑜:那么,這種行為就有些近似新聞記者的采訪了,在具體過程中會不會受到威脅呢?
張建利:包括盧廣,也曾受到威脅。作為一個攝影師,更要從個人的良知、態(tài)度來體現(xiàn)。同時,也可以通過技術處理也避免和化解。例如,盧廣通過單片或組照,不是針對某一個地方政府,而是針對一種社會現(xiàn)象。
中 瑜:作為攝影家協(xié)會的主席,你怎么看待永州攝影?永州攝影界有哪些憂患?怎么突破?
張建利:永州攝影組織起步較晚,基礎不是很好,整體水平在省內(nèi)還不是很強,主要表現(xiàn)在缺乏一種凝聚力,所以,要加強組織性,更加注重發(fā)展會員、培養(yǎng)會員,對骨干隊伍的培養(yǎng)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。目前,永州中國攝協(xié)的會員很少,在省內(nèi)排名靠后。其實,不少會員,稍微助他發(fā)力,就可以上個臺階。永州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,可以出人才。除了做好宣傳工作,還要做好交流工作,要大膽走出去。只有與別人的交流多了,才會看到自己的差距,才會找到問題所在,從而采取有效措施,提升自己的層次。
中 瑜:現(xiàn)在全國各種各樣的攝影大賽很多,請問你怎么看待這種現(xiàn)象?
張建利:中國攝協(xié)單獨舉辦的比賽檔次最高,與其他部門聯(lián)合舉辦的比賽也算,實行積分制,申請入會。各種攝影比賽越來越多,這與社會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有關。經(jīng)濟發(fā)展了,老百姓才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,攝影對一個地方的旅游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有很大關聯(lián),可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。
中 瑜:如果我想學攝影。請問對于我們初學攝影的,你有什么樣的忠告?
張建利:初學攝影,必須要明白自己的目的。是為了玩?為了獲獎?還是為了記錄歷史?
玩,純粹是個人的事情,怎么弄都沒關系。如果是為了獲獎,就必須參加各種比賽,就必須投入,在攝影技巧上下功夫,要做到高人一等,要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審美情趣。如果是為了關注社會,記錄歷史,那就要耐得住寂寞。因為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,而是長時間投入拍攝。也許,所拍的不好看,暫時拿不了獎,但再過幾十年,它的價值就會得到充分體現(xiàn)。
還有一種就是謀生,純商業(yè)運作,利用攝影技巧賺錢。這在當今社會,也普遍存在。
【記者手記】2013年5月5日,“十五W公里”張建利風光攝影作品展在湖南科技學院舉行,自己應邀去報道,當時就為張建利的毅力和成果感到驚訝。十五萬公里,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?對于一般人來說,簡直難以想象?墒牵瑢τ跀z影家張建利來說,才是一個起點。因為他有自己的追求,他的夢想在路上,他要為之不斷地跋涉,不斷地奮斗。這些年來,張建利一直在探索一種新的攝影表達方式,可以說已經(jīng)有了一些眉目。天道酬勤,我們有信心期待他的新收獲,新成就。
|
|
|
特別推薦 |
|
許又嵐:鯤鵬展翅九萬里 |
|
|
陳景河:黃金山上撰寫黃金人生 |
|
|
魏偉偉:甜蜜鳥背后的故事 |
|
|
王子耀:懸壺濟世為蒼生 |
|
|
陳愛娟:一棵會開花的樹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